东北大学毕业证、学位证样本—图片

一、东北大学毕业证样本
东北大学毕业证是什么样子的
东北大学不同类型的毕业证在样式上有所差异,但都具有庄重、规范的特点,以下是其详细介绍:
- **全日制本科毕业证**
- **整体外观**:一般为横版设计,纸张质地优良,给人以庄重、正式的感觉。
- **标题**:证书上方印有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”字样,明确证书的性质和颁发主体。
- **学校信息**:包含东北大学的校名、校徽,学校名称通常以醒目的字体印刷在证书的显著位置,校徽则可能位于证书的上方或其他显眼位置,代表着学校的身份和荣誉。
- **个人信息**:下方详细列出学生的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专业名称、学制、毕业时间等关键信息,这些信息准确地记录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和身份特征。
- **盖章签字**:证书上会加盖东北大学的公章和校长签名,确保证书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。
- **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**
- **整体设计**:同样采用横版设计,纸张质量上乘,风格庄重典雅。
- **标题部分**:上方印有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”字样,与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保持一致,体现证书的权威性。
- **信息内容**:除了学员的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专业名称、学制、毕业时间等常规信息外,还会特别注明学习形式为“非全日制”,以区别于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证书。
- **印章签名**:加盖东北大学的公章和校长签名,表明证书是由学校正式颁发,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。
- **网络教育毕业证**
- **整体样式**:一般也是横版样式,设计风格简洁明了,展现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规范性。
- **标题标识**:证书上方印有相关标识,如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”等字样,明确其为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学历证明。
- **学校及个人信息**:包含东北大学的名称、校徽,以及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、专业、学制等内容,与其他类型毕业证类似,清晰地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。
- **学习形式标注**:会特别注明“网络教育”字样,突出该毕业证书的教育形式特点,与统招学历证书在学习方式上加以区分。
二、东北大学学位证书样本
东北大学学位证书由学位证书(活页)和证书封套两部分组成。具体样式如下:
- **证书封套**
- **封面**:印有“学士学位证书”“硕士学位证书”“博士学位证书”字样和东北大学校徽图案,校徽为烫金效果,与学位证书的美术字构成醒目的整体,凸显证书的庄严感。
- **封底**:为“东北大学”四字校印,由东北大学第一枚公章经艺术处理而来。
- **内页(上)**:印有东北大学校训和浑南校区正门图案。
- **学位证书(活页)**
- **页面信息**:为横版A4纸标准尺寸,上部印有东北大学校名和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证书字样,正文是学位获得者姓名、性别、出生日期、学科和专业名称、学科门类或专业学位类别等必要的学位信息,右上方为学位获得者彩色照片,落款为学位授予学校校长、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名,底部是学位证书编号和学位授予日期。
- **底纹与边框**:底纹由精致的线型图案构成,有防伪功能且不影响文字清晰度,深色底纹取材于校徽上的山形,浅色底纹以简化的信息学馆(老主楼)建筑为抽象符号。边框底边中央设计采用了东北大学南湖校区正门的钢笔画,校门在下,校徽在上,使证书构图稳定、均衡。
- **色彩**:依据国际惯例,博士学位证用紫红色为主色调,进行单色调色彩变化;硕士学位证书应用湛蓝色系列进行单色调色彩变化;学士学位证书应用草绿色系列进行单色调色彩变化,均配以烫金的文字和黄色丝带,视觉效果雅致、精美,识别性强。
- **防伪**:选用“专用水印纸”,证书中央隐现东北大学校徽,同时采用精致的网纹印制技术。
东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、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历史沿革
初创与发展: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,由奉系军阀张作霖创办,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兼首任校长。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,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,期间梁思成、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邀请来到东北执教,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。
流亡办学:1931年“九·一八”事变后,学校被迫流亡办学,先后辗转于北平、西安、开封、四川三台等地,在“一二·九”运动中,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。
调整与复名:1949年3月,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(部分)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。1950年8月,定名为东北工学院。1993年3月,复名为东北大学。1997年1月,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。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。
学校规模
校区分布:学校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,在沈阳市建有南湖校区、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,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,在佛山市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。
师资力量:现有教职工4315人,其中专任教师2860人。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,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65人次、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05人次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。
学生规模:现有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,以及在校国际学生850人。
学科专业
学科门类:学校设有研究生院、24个学院(部),形成了以工为主、覆盖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、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。
学位授权点:学校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,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2个、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、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、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、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、博士后流动站23个。
本科专业:设有80个本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,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“强基计划”。
科研成果
科研平台: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,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。
科研成果:“十三五”以来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6项,在《Science》《Nature》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科技论文。先后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、第一台国产CT、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。
产学研合作:学校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入选首批教育部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”,兴办了第一个大学科学园,培育了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。
国际交流
合作关系: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64所大学、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。
国际平台:建有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”5个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,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。
合作项目: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,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0个。
校园文化
校训:“自强不息、知行合一”,体现了学校鼓励师生不断进取、追求卓越,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内涵。
文化品格:“实干、报国、创新、卓越”,反映了学校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,以国家需要为最高追求,在各个领域积极贡献、勇于创新的价值取向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khe38.com/byztp/1807.html
文章内容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- 上一篇:毕业证书丢了急用怎么办,毕业证如何补办?
- 下一篇:网络教育学位证有什么作用?